干细胞是生命科学的前沿,也是治疗重大难治性疾病的新技术手段,且干细胞移植被认为是再生医学中最有潜力的方法之一,目前全球已经有十几款干细胞产品获批上市。
但干细胞存在致瘤性、促炎症和宿主排斥等风险,狭义的干细胞治疗的安全性仍然是临床上面临的最大挑战。目前,有大量研究证明,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中含有干细胞的生物活性物质,能够替代干细胞发挥器官及组织损伤修复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尽管长期以来被忽略,但干细胞外泌体的应用在干细胞移植中避免了多种潜在风险,且外泌体具有先天无免疫原性、便于保存和运输等特点,作为“无细胞的干细胞治疗技术”显示出得天独厚的优势,所以许多传统的干细胞治疗开发者们开始转向干细胞外泌体这一“副产物”来寻求更好的解决方案。
间充质干细胞因具有多向分化、免疫调节、分泌细胞外囊泡体等特点应用更为广泛。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与间充质干细胞有着相似的功能,包括修复与再生组织、抑制炎症反应及调节机体免疫等,但外泌体相对于间充质干细胞有更稳定,更好保存,易于控制的优势。因此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的相关研究进入更多人的视线。
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的再生应用
神经系统再生
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对于神经系统疾病和神经变性疾病显示出治疗优势。用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处理损伤细胞,结果显示外泌体中含有大量的对大脑损伤有一定保护作用的细胞因子,如胰岛素生长因子和肝细胞生长因子,能够提高损伤细胞的存活率,其作用机制可能是外泌体通过PI3KAkt通路实现对神经损伤的保护作用。
心血管再生
已经有研究证明了外泌体及其miRNA在心血管系统内细胞间通信的重要性,外泌体及其miRAN也被认为是心肌细胞、内皮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血小板和炎症细胞的重要调节因子。特别是一些已经在外泌体中发现的miRNAs在脑血管疾病(CVD)和干细胞分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科研团队在实验中将外泌体与纤维蛋白原混合在一起制成溶液,再将溶液和凝血酶溶液喷洒到受损心脏上形成保护膜,以达到修复受损心脏的目的。实验证明,这种方式可改善心脏功能,促进损伤后心脏的内源性血管生成,补齐了直接注射干细胞修复心脏触发机体免疫反应的短板。
肾脏损伤修复
有学者报道干细胞来源的条件培养基能够促进缺血性肾损伤恢复,提示干细胞分泌的可溶性细胞因子或者外泌体具有治疗肾脏损伤的可能性。研究将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外泌体注入急性肾损伤小鼠的肾囊内,发现它能够减少有害物质形成,抵抗药物诱导的氧化反应,抑制肾细胞凋亡,并通过激活ERK1/2通路促进肾细胞增殖,最终减轻顺铂诱导的肾脏损伤。
肝脏损伤修复
多种因素(病毒性肝炎、药物、酒精、代谢类疾病等)可以导致肝脏损伤,MSC-Exo已经作为肝脏损伤修复的一种治疗选择。有学者用四氯化碳诱导小鼠肝脏纤维化后,通过肝脏内直接注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发现能够降低肝细胞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的表达、通过阻断Smad2信号通路磷酸化,逆转肝细胞表皮间充质转化,最终减少胶原沉积,促进肝脏损伤修复。
骨、软骨及骨骼肌再生
在心脏毒素诱导小鼠骨骼肌受损模型中,局部注射MSC-Exo后组织学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纤维区域减小并且有大量肌纤维、毛细血管形成,说明MSC-Exo能够促进骨骼肌再生。
口腔组织再生
牙髓感染或坏死的传统治疗方法 (根管治疗、根尖屏障术等) 以生物材料替代有活力的牙髓,而牙髓血管再生治疗仅能在根管内形成牙骨质样、骨样组织和牙髓样、牙周膜样结缔组织,未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牙髓再生。依据组织工程三要素,要真正实现具有生理性功能的牙髓再生,干细胞及支架材料的选择以及局部微环境的诱导 (细胞因子的选择)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外泌体含有丰富的生物活性因子,能够替代单一的细胞因子,在牙髓再生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其他组织再生
MSC-Exo能够呈剂量依赖性地促进成纤维细胞迁移、增殖和胶原合成。在小鼠皮肤切口模型中,静脉注射外泌体后,外泌体可以被募集到软组织创伤区,通过改变成纤维细胞的性能,在创口愈合的早期促进Ⅰ、Ⅲ型胶原形成,晚期则抑制胶原表达从而抑制疤痕形成,最终促进皮肤创口愈合。
外泌体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特别是在疾病诊断和载药治疗发展迅速,登记注册的外泌体相关临床试验屡创高峰,转化趋势明显。因此外泌体研究必然是医生科学家切入的最好时机。一方面,外泌体的机制已经逐步清楚;另一方面,针对外泌体在不同疾病中的干预效果研究还远远不够,更重要的是,针对外泌体研究和转化资助的项目仍在迅速增长。
干细胞外泌体有着干细胞不具备的优势,相信在未来的医学应用里,干细胞外泌体将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上一篇:没有了!